Friday, December 15, 2006

每日灵修之迷失儿子的比喻

大家好,也许一些弟兄姊妹和福音朋友还没有读经的习惯,在这里我会定期的给大家在网上发灵修资料,大家可以跟着帖子来灵修.试着回答问题并且回帖解释自己的看法.

第一次灵修是选自

 

路加福音的154-32

 

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赀财。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馀,我倒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舆他亲嘴。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

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

 

那时,大儿子正在田里。他回来离家不远,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便叫过一个仆人来,问是什么事。仆人说,你兄弟来了。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的回来,把牛犊宰了。

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就出来劝他。他对父亲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

父亲对他说,儿阿,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灵修思考问题(请回帖发表看法)

1.       小儿子为什么在离家一段时间后决定要回家?是真心悔改?还是走头无路?

2.       你觉得大儿子的生气有没有道理?两个儿子,父亲更爱哪一个?或者是都爱?

3.       这个比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往往得出不同的答案)

4.       在现实中,你能把这个故事联系到自己的生活中吗?你是小儿子还是大儿子?或者2者都是?

 

问题没有固定答案,是我自己想的,也是以前灵修的时候接触过的,希望大家踊跃讨论,提示答案我会在回够5个帖后公布

 

雨帆

6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最近大家都在忙着预备过圣诞:买礼物,操练自己参赛佳肴,筹办活动等等.但也希望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别冷淡了我们青年团契的网页呀~:)

我就先开始吧!小儿子在离家一段时间后决定要回家.我认为他是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但失去了才知道后悔.其实我也经常犯同样的毛病:(而大儿子生气是可以理解的.就像他对父亲说的"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我读到这儿,真有些为大儿子抱怨.为什么忠厚乖巧的却不被怜悯呢?爸爸偏心啊~~但后来父亲的话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儿阿,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是啊~小儿子就好比那你曾经拥有的,后来消失了!失去了好久,好久~就当你忘记它的那一天,它出现了!你找到了的那种喜悦是胜过你一直拥有它:)

这个比喻的意义我想是:主内的弟兄姐妹就好比儿子们,上帝就是父亲.在侍奉的过程中会有软弱的时候,因而可能导致远离 神.从中已得到一些恩惠好处的弟兄姐妹就好比那个小儿子;而一直在侍奉的如大儿子!在现实生活中,总认为自己充当大儿子的角色--在默默无闻的为神作侍奉;把神放在生命的首位;试着努力的作到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我的 神;和爱人如己...可是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里面的良心问我说:你一次又一次所演的不都是小儿子吗?...咳!又要向怜悯的上帝认错,求他赦免!.........阿门! PAUL

Anonymous said...

我觉得也预含着告诫我们:首先,应当努力克制自己的内心阴暗一面,不能任意的妄为,但是人总是有软弱的一面,有时候可能会屈服被利诱。或许有一天你会因此失去了一切,但是你的思想却得到了升华,会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会重新回到主的身边。只要你回来了,主还是会既往不咎,一视同仁,继续陪伴在你的身边,关心你保护你~~~~

Anonymous said...

大家的感受都很好啊,还有人有感动分享吗?
灵修是基督徒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相信大家都能体会.

请继续留言讨论

Anonymous said...

谢谢雨帆的耐心。 如果由15:1开始读的话, 那是耶稣对当时的法力赛人和经学家对耶稣接待罪人又和他们吃饭的批判,作出的其中一个回应。我觉得耶稣是想表达神的恩典不是那么狭窄,而是给每一个人的。这段金文让我更加的一层认识神。 这段金文的故事也挺争议性的。 小儿子的好像不是真心悔改。 不过也没下文了。

我觉得paul说的I AM AGREE TOO. IT MAKE ME FEEL LIKE COMPARING THE GRACE AND GIFT THAT OUR LORD FATHER HAS GIVEN AMONG US. I HAVE ALWAYS TAKE THINGS FOR GRANTED IN MY LIFE.THANKS LORD FOR YOUR MERCIFUL FORGIVENESS AND LOVE.

YANG MING 扬明

钟文翔 said...

1. 小儿子为什么在离家一段时间后决定要回家?是真心悔改?还是走头无路?
我觉得是走投无路了。然而人不是正要到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回头吗?

2. 你觉得大儿子的生气有没有道理?两个儿子,父亲更爱哪一个?或者是都爱?
大儿子的生气是可以理解的,也有道理,如果单从这个故事为出发点,大儿子的生气无可厚非。父亲是两个孩子都爱的,然而人的爱是不可能均分的,人做不到,所以可以看到父亲爱小儿子多些。

3. 这个比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往往得出不同的答案)
前杨明说了,这个故事从15:1 看的话,就明白主耶稣作此比喻的用意了。小儿子就像是远离神的浪子,浪子回头金不换,迷途羔羊知返,是很难得的,罪人能重新归向神,是很值得欢庆的一件事。当我们明白了这个故事只是一个比喻,我们就没有必要分析其各种情节的不合理性,小儿子是真心悔改还是走投无路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这段情节是用来比喻迷途知返而重新归向主的罪人;父亲更爱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这段情节是用来比喻寻回一只迷失的羔羊比起没有丢失一只羊圈里已有的羊更值得欢庆;大儿子有没有理由生气也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这段情节是用来比喻一些已信的人的必然反应的——人总是觉得神给自己的恩典不够,别人总是幸运,自己总是得不到,并且不自觉的和别的弟兄姐妹作灵命高低的比较,觉得自己功高一筹,做得更多。这是人的自私软弱,也是人的罪过。

4. 在现实中,你能把这个故事联系到自己的生活中吗?你是小儿子还是大儿子?或者2者都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反反复复的交替扮演着小儿子和大儿子这两个角色,我们犯罪,我们忏悔,我们亲近神,我们又因自己的自私和软弱远离神。神是慈爱的,他给每个人大爱。神不是故事中的父亲,他不会偏爱任何人;他又是故事中的父亲,他两个孩子都爱。因为我们时而扮演小儿子,时而扮演大儿子,所以神一直都爱我们。

Anonymous said...

Vincent不发则已,一发惊人

分享得很好啊,还有其他人要分享吗?国华,Alvin,王浩 王然怎么都不见了,不是都说有灵修的吗?等你们交作业呢.

再回一帖我就发我的分享和下一轮的灵修主题了.